• 《德国文化简史》--一本带你快速了解德国文化的极简书!

    德国文化简史》--300多页读懂德国文化读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威廉·格斯曼在东京大学开设的德国文化史课程的讲义为基础撰写而成,迄今已7次再版。 这是一本向普通读者系统介绍德国文化史的书,作者深入浅出,从古希腊罗马、基督教、日耳曼三大文化起源出发,系统梳理了德意志两千余年的文化发展脉络,对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启蒙主义、狂飙突进运动、浪漫主义等思潮进行了重点剖析。 此外,威廉·格斯曼还重点评述了不同历史时期哲学、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领域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为读者铺设出一幅脉络清晰的德国文化史图,堪称德意志千年文化史的微型百科全书。   【本书亮点】 德国7次再版,经久不衰的经典佳作,首译中文,国内首本! 德意志千年文化史的微型百科全书,三百页带你读懂德国文化!

  • 红色在德国文化中的象征

    长着红色的毛发。那句古老的谚语”Rotes Haar, b ses Haar!”(”Roter Bart-Teufelsart!”)至今仍在德国一些乡村流传。而汉堡著名的Rotlichtviertel红灯区更是世界闻名的色情娱乐场。 红色还常被视为是女巫或荡妇的典型发色。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讲述了一个美狄亚式的复仇故事。女主人公克莱尔45年前被情人伊尔抛弃,沦为妓女。后来她嫁给美国一个石油大王,成了亿万富翁,于是还乡复仇。悬赏10个亿,要求家乡居伦市德国文化民为她主持公道———杀死伊尔。开始,这个“有着人道主义传统”的小镇人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她。然而由于经济上的困境,居伦市民最终还是屈服于金钱的诱惑,让这位富妇的复仇愿望得以实现。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惊世骇俗、人格异化的女主人公克莱尔就有着一头红发。在西方的政治上,红色一般还具有贬义色彩。Rote Gefahr, Roten是指政治上的左派。在1970年至1998年间,德国曾有一个左翼恐怖主义组织,就叫Rote-Armee-Fraktion红色旅。而Rote Socke则专指那些东西德合并后,脑子转不过弯来,仍保留东德思维的人。 红色的其他贬义色彩: Rote Zahlen 赤字 keinen roten Heller haben 口袋里一个子也没有,一贫如洗 ein rotes Tuch / rot sehen 某人被激怒了,怒火滔天  

  • 黄色在德国文化中的象征

    光和欢乐。歌德曾在《颜色论》中谈到,黄色鲜亮、明快,能带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在灰蒙蒙的冬日里,若透过黄色的玻璃,举目四望,顿时,心旷神怡,神采飞扬,整个人便已沉醉在这片温暖中…… 特定名词Gelbe Engel黄天使则是全德汽车俱乐部公路服务中心救助人员的昵称;而德国邮政的代表色也为黄色。加略人犹大背叛耶稣时穿着黄色的衣服。因此,黄色还带有贬义色彩。比如,她是受社会排斥者的识别色。1445年汉堡曾规定所有娼妓必须戴上黄头巾;异教徒被处决时会被挂上黄色的十字架;受歧视者住所的房门要被涂成黄色。历史上,犹太民族常常受到其他民族的歧视欺侮。12世纪,由于基督教的一项规定,犹太人受到被迫头戴黄色帽子的羞辱; 而法西斯专政时期,纳粹份子更是强迫犹太人佩带黄色的Davidsstern六角星标志,目的在于羞辱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近年来在德国不断升级的中国威胁论,不禁使人重新忆起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曾广泛传播和流行的“黄祸论”。黄祸GelbeGefahr一词是西方人出于极端仇视和恐惧的心理而对黄种人的一种蔑称。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比较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是:黄祸是由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发明的。当时正值德国的传教士在山东被杀,并引德国发了八国联军侵华。德皇威廉二世绘制了《黄祸图》,并命人大量散布。其目的是借着宣扬来自亚洲黄种人的威胁,把其他列强的视线引向亚洲,趁机抢占世界版图。 黄色还是所有烦恼的代表色。嫉妒也是黄色的。当一个人为他人的所有物而烦恼时,常常会“忌妒得脸发黄Gelb vor Neid”。  

  • 灰色在德国文化中的象征

    也有褒义的时候。例如:当一个人年纪大了,就有了Graues Haar。同时,年老也代表着成熟和经验丰富。因此,graue Eminenz有幕后指挥的意思。颜色的象征意义还远远不止这些。本文只算是一个开头。希望您在阅读这些色彩的逸事中,可以感受到其后浓郁的文化气息。把德语语言的学习与德国文化的探知结合起来,不仅给枯燥的词汇记忆增添了乐趣,还能加深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绿色在德国文化中的象征

    德国有的理论都是灰色,而生活的金树常青。) 中世纪宫廷文化盛行之时,人们常用绿色形容处于萌芽阶段的爱情。曾有一首宫廷恋歌唱道: “Grünist allem meinen SinnIst der lieb ein anfing.Grünsoltn allezeit haben wert,ob dein Herz dir lieb begehrt.(...)Grünsoll niemant tragen,der in lieb will verzagen.”是的,爱开始的时候总带着希望、信心和蓬勃的朝气。同时,爱情也会慢慢成长,褪去青涩的外衣。好感是爱情产生的前提。反之,就变成了厌恶。在中世纪的一部圣卡特琳娜受难记中,这位忠诚的基督徒曾对她的敌人们———迫害基督徒的罗马帝国统治者说道:“Was gegen ir vil ungrune”。后来,jemandemnicht grün sein就表示对某人没有好感,不友好。除此之外,绿色还有青涩,幼稚的意思。Grün hinter den Ohren sein/Grünschnabel就是形容某人不成熟,没有经验。在俗语中,绿色多以贬义的形象出现。如:die grüne Minna是囚车的谑称; am grünen Tisch entschieden意即不切实际;sich grün und blauargern形容一个人气得脸色发青;Grün ist die Gier / Grün vor Neid则表示嫉妒、眼红。  

  • 蓝色在德国文化中的象征

    染工来说还是十分惬意的。他们终于可以离开面积有限的印染厂,置身于阳光灿烂的户外。同时,为了获取印染工序中必不可少的“化学液体”———富含酒精的新鲜人尿,他们还可以开怀畅饮。因此如果在大白天看到印染工醉倒在阳德国光下,大家就知道他们正在印染蓝色。直到今天,若谁喝得酩酊大醉,我们还会说:“Er ist blau wie einVeilchen.” 而口语里经常使用的blau machen则是旷工、旷课的意思。它与blauer Montag还有些渊源。以前,每逢封斋节(复活节前的四十天)中的礼拜一,教堂里就会挂起蓝色或紫色的布巾作为装饰,并规定人们在这一天不得工作。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短语不再特指封斋节中的礼拜一,而成了泛指。blauer Montag就有了翘班的星期一,无精打采的礼拜一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还衍生出了一句谚语:Montag blau, DienstagHunger。 蓝色“不吉利”的含义则源于十九世纪普鲁士王朝内阁文书的颜色———蓝色。这些文书多涉及对贵族的处罚。在今天的德国,还保留着一种说法:若一个人收到了blaue Briefe,就是说他要留级了,或是被解雇了。  

  • 四种德国文化大拼盘

    姓氏文化 【德语小调】德国姓氏趣谈 中国人的姓氏总的来说比较庄重,姓也基本上没有特文化 【德语小调】德国姓氏趣谈 中国人的姓氏总的来说比较庄重,姓也基本上没有特别的意思。德国人的姓氏就有趣的多,因为作为姓氏的那个词常常另有一个意思,而且其含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 裸体文化 【社会广角】黑森林的裸体旅馆 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竟开设了裸体旅馆?有点不可思议吧!崇尚裸体文化的人们有了福音,因为“玫瑰园”旅馆为其营造了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裸体天堂”,可以尽情享受“裸体日光浴”呢

    2011-12-28

    德国文化 禁忌

  • 德国网友盘点只有德国人才懂的文化观念!外国人误解太深啦

    文化,这些有关生活,价值观,信仰和认知的差异或许很容易被理解,也很有可能很让人费解。了解这些认知差异,找到应对的措施,有助于人们与德国到了10分钟,很有礼貌,如果你在约定时间的前五分到后五分之间抵达,也算准时,如果你完了多于10分钟,你就得道歉了! -- 穿堂风!(这谁来解释一下?) -- 在塞尔维亚我们叫“Promaja”,我们和德国人一样怕它。当穿堂风吹来的时候,人就会生病!   -- 芦笋季和草莓季铺天盖地的广告(完全公平公正的说)。 -- 持续性的消颓和啥都抱怨是我们与不熟的人建立联系的方式。 -- Mettigel,一款德国经典名菜。把生猪肉碎抹到切开的半片小面包上,撒以盐粒和胡椒粉。 -- 每说句话都带个“但是”,我感觉德国人说话总是带“如果”和“但是”,而且总是字斟句酌,因为他们想得很多。不是他们不喜欢冒险,只是他们习惯了那种细致的规划和确保一切正常。这样好累,就好像跟上一个再三检查,确保一切都准确无误的舞伴。   结语:还有哪些你觉得奇怪或不理解的德国文化呢?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参考网址: AskAGerman/comments/17xzy1t/what_cultural_concept_do_germans_find_hard_to/   编者:@Tricydo 声明:本文章系沪江德语编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 【德国文化】德国人的禁忌

    要问价格。遇到别人生病,除伤风感冒或外伤等常见的病外,不要问及病因及病情,否则会招来好窥视别人秘密之嫌。访友时,切不可搞“突然袭击式”的登门拜访,都要事先约定(Verabredung)。         3.原民主德国居民楼的烟囱(Schornstein)都比较大,因此,城市中有一种专门从事清扫烟囱的工人。人们相信,谁要是出门在半路遇见烟囱清扫工,谁一整天就会顺利;如果有人在和烟囱清扫工擦肩而过时在他身上摸一下,他这一天就会交好运(Schwein haben)。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过去德国人的房子都比较简陋,炉灶、烟道都德国,忌讳“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Freitag),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此外,德国比较简单,很容易引来火灾(Brand),有烟囱工人清扫就会避免这类灾难。这种习惯延续至今。   【注释】: 星期五  der Freitag,-e 生日礼物  der Geburtstagsgeschenk,e 习俗  die Sitte,-n 婚姻状况   der Familienstand 隐私  privat 约定  die Verabredung,-en 烟囱  der Schornstein,-e 交好运  Schwein haben 火灾  der Brand,Brände

  • 德国Butterbrot的传统文化

    德国人在早餐和晚餐的时候都喜欢吃面包,在德国有三千多种。并且有时候德国有着各自独特的面包。 而到了中古世纪,新兴商业城市的兴起,为了吸引各地蜂拥而来的做贸易的和移民,美味的面包便成了这些新兴城市各自吸引这些人的方式。     而在面包的原料上,由于德国天气寒冷,又不利于小麦的生长。 相较之下,裸麦与斯佩耳特小麦(spelt)更适合在这样严寒的环境下生产。 而在德国,不管是农民、教士或是公爵,都十分需要够营养的食物来帮助他们抵挡酷寒又多雨的天气,也是造成面包种类多样化的原因之一。   在德国,无论是什么时候,还是正餐,如果没有了黄油面包的生活,对很多德国人来说,都是没办法想象的。 如果您喜欢德语学习,想要深入学习,可以了解沪江网校精品课程,量身定制高效实用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专属督导全程伴学,扫一扫领200畅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