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是一部被中国网友评为“因片名错过的好电影”,因为很多人以为这是一部枯燥老套的谍战片...其实,经典的德语电影不只有二战题材。比如这部在豆瓣上由25万人打分高达9.1的德国电影,就让人看到了东德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与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时年32岁的导演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用细腻而克制的手法,将视角框住那个时代的缩影,即使没有宏大的场面也足够震撼人心...

(来源:知乎)

 

获奖无数,好评如潮

很多即使是非德语学习者一定也看过《窃听风暴》吧,那么对于德语学习者而言,它更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经典好片。《窃听风暴》于2006年上映,德文片名Das Leben der Anderen,直译为“他人的生活”,隐喻“监听”、“监控”之意。同年几乎包揽了德国所有大大小小的电影奖,并在第二年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龙应台评价这部电影:“《窃听风暴》在德国引起骚动,除了电影本身的艺术品质之外,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这大概是两德统一十六年来第一部不加糖加奶的,认真刻画东德秘密警察恐怖统治的影片。”

在由德国电影协会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德国电影节上,担任推广大使的张静初也说:”德国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是《窃听风暴》。“

 

故事背景

1984年,当时的东德笼罩在德国统一社会党(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缩写为SED)的强权统治下。其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是东德(DDR)的安全机构,简称“斯塔西”(Stasi),成立于1950年2月8日。斯塔西被认作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情报和秘密警察机构之一,其口号为“党的剑与盾”(Schild und Schwert der Partei)。为了统一社会党权力的巩固,斯塔西主要负责压制国内的政治异议者以及监视东德人民。他们对反对派及不同政见者会以恐吓的方式威胁。有数据显示,当时德国有25万全职斯塔西员工,60余万非职业员工(有其他正规工作,但同时为斯塔西提供情报的人)。也就是说,当时的东德处处潜伏着情报人员。

*下文剧透预警

电影以一个监听者的角度,描述了一个统治阶级受到追求自由艺术家的感染而放弃名利的东德往事。

 

谁在监听?

Gerd Wiesler上尉(Ulrich Mühe饰)是一名东德秘密警察学校的教员,他果断且专业,有着极强的审讯能力,被他审讯的政治犯总是可以全盘招供。他的才能吸引了已升为中层领导的老同事Grubitz(Ulrich Tukur饰)的注意,他极力说服Gerd加入监听的行动中。

 

 

Wiesler同意了为Grubitz工作。一次聚会上,作家Georg Dreymann(Sebastian Koch饰)和演员女友Christa-Maria Sieland(Martina Gedeck饰)共舞,但东德文化部的高官Hempf(Thomas Thieme饰)觊觎女演员的美貌。就这样,监查作家Dreymann的计划正式开始实行了。一开始, Wiesler一如既往的专业,每天用小本本记录着作家的作息规律,并算好时间,趁两口子都不在家的时候安装上监听器材。

 

 

监听者还是包庇者?

作家在生日宴会得到了好友的一本琴谱《献给好人的鸣奏曲》,但好友因受到政治上的压力而悲愤自杀。夜里,作家情不自禁地在钢琴上弹奏起了这首曲子,以寄对好友的哀思。殊不知动人的钢琴声也慰藉了那个冷漠孤独的监听者,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人性...

 

作家和朋友们渐渐开始对东德高压的统治不满,由于朋友们担心被监听,所以几人每次都在外面的公园碰面。但心大的作家坚信自己没有被监听,还邀请朋友们把自己的家当作会面的秘密地点。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家里的角角落落都充满着监听器。在监听的过程中,监听员Wiesler还发现了作家女友Sieland与高官Hempf之间扯不清的关系。但Sieland也是被迫的,因为在东德的严密控制下,艺术家是不自由的,他们只能发表维护东德政治的题材作品;而如果不顺从高官,热爱演艺事业的Sieland可能就会被打压至再也不能上台...

 

作家在目睹好友自杀、又发现自己头上变绿后决定开始搞事情。他在朋友的鼓励下开始为《明镜周刊》供稿,Wiesler监听到了他们的计划,但他没有抓到猎物时的兴奋,而是惊讶片刻后放弃告发。他对着监听器说:下不为例,我的朋友。文章发表在西德,控诉了东德如何在专制统治下变得面目全非,并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了第一次的成功,Dreymann和朋友们打算继续写稿,为了防止东德秘密警察通过打字机型号抓到他们,作家朋友搞到了一台专用的打字机藏到地板下。这一次,Wiesler没有包庇作家,他拿着资料找到上司Grubitz,但在看到Grubitz掌握权力沾沾自喜、夸夸其谈的丑陋模样后,Wiesler因反感而又一次放弃了告发...

 

背叛还是无奈?

随着作家的文章影响力愈加强大,东德政府也开始行动、对嫌疑人Dreymann进行调查。在审问作家女友时,尽管Wiesler强烈暗示,但意志薄弱的女友没有理解审问者Wiesler的涵义,轻易就招供了作家,并说出了打字机藏匿的地方。大批情报工作人员来到Dreymann的家搜查,对一切心知肚明的女友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惊慌失措地跑到了大街上,却猝不及防地被开来的车撞死了...而女主到底是羞愤自杀还是不小心被撞死的,看过影片后,相信看官你会自有定论。

 

献给好人的鸣奏曲

事实上,Wiesler为了保护作家,早就先一步把打字机移走了。女友怀揣着心事死去,作家却以为是女友在暗中保护自己而悔恨不已。东德政府也在三番五次的搜查并没有抓到作家任何把柄后,放弃了抓捕。而因为监控不利,本来前途一片大好的Wiesler被贬为查信员,做着索然无味的检查来往信件的工作。

 

两德统一后,平安度过那个时期的作家被告知,自己其实一直是被监控的对象,原来一直都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好人在保自己的平安。作家找到了如今沦为送信员的Wiesler,在奔向Gerd的最后一刻他停住了脚步...那么他们到底有没有相认呢?结尾很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知乎上关于结局的讨论甚至超过了“女主是羞愤自杀还是不小心被撞死的”这一问题。德语君在这里留个悬念,留待大伙儿自个儿到电影里去找答案。

 

背后的故事

1)窃听者维斯勒的扮演者乌尔里希·穆埃(Ulrich Mühe)不幸在2007年《窃听风暴》获得奥斯卡奖后罹患癌症离世,享年54岁。

2)乌尔里希·穆埃(Ulrich Mühe)的第二任妻子耶妮(Jenny Gröllmann)曾是斯塔西的一员,但她坚持声称自己无意为其工作,并于2006年罹患癌症去世。

3)东德的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使得德国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着西德人看不起东德人的现象。这很大一方面并不是因为东德拖累了德国的经济,而是斯塔西的“黑历史”让西德人对东德"告密者"有着满满的不信任感。

 

里程碑式佳片

虽然没有《V字仇杀队》里的V先生形象在各国游行集会里出现的频率那么高,但是因为《窃听风暴》给人带来的启示和对历史的思考,这部电影同样对当今世界乃至未来社会以警惕。记者们和Youtuber甚至会以“他人的生活”为标题来讽刺信息泄露、舆论控制或者监听等商业或国家的丑陋行为,可见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已成为特定事件的符号。实际上,电影早在十多年前就已上映并引起轰动,而东德曾经的行径更于1989年两德统一后就被清清楚楚地揭发出来。令人唏嘘的是,电影中的内容似乎仍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被重复上演。

 

可贵的是,导演公正地描摹人物和故事,面对普世价值中丑陋的部分没有过分抹黑,对于善意的部分也没有过分宣扬,观众以上帝视角观察整个事件的发生,一切以正常的发展轨迹发展才能凸现电影真实的一面。这是导演高超的手段。人们会对女主的背叛失望,但也被男女主角对艺术的忠诚而感动;为监听者开始的威严感到害怕,但又会为他的孤寂而感到心疼。

 

德国网友们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如“这几年最好的德国电影”来称赞这部佳作,最让人感慨的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德国人用自己的经历去印证“这部电影满满的史实”↓↓

(来源:filmstarts)

 

不止如此,德国网友们还不遗余力地跑去美国网站安利这部电影(英译名:The Lives of Others),比如下面这位德国网友就向世界人民解释,自己作为西德人以及历史经历者是如何看待东德那段过去的(很黑暗、很可怕)↓↓

(来源:ibmd)

“我特别同意这些好评,我要加一点,就是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没有把前东德拍得像喜剧的电影。一些电影像《阳光大道》《再见列宁》的确也很棒、很有趣,但是不自觉的、我(身为一个西德人)对东德的印象就像是充斥着愚蠢但迷人的角色的“米奇妙妙屋”,我并不会严肃对待那段历史。看完《窃听风暴》后,我对东德的印象有了转变:墙的另一边确实存在着令人痛苦的、致命的绝望和强烈的压抑。这部电影以最真实的手法描绘了那个黑暗的东德。感谢制作人、演员和导演完成了这部电影。10分满分!”

 

评论中可以看出,很多人都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看到过东德真正的面目。有的网友说,曾经去往笔友的国家(东德)面基,结果笔友一直在提醒他不要乱说话,到处都是斯塔西的人;还有的网友说,我作为西德人可以去东德,现实就是那个样子一点也没夸张(柏林墙主要限制东德人出入)...

 

影片最动人的是,监听者Wiesler作为统治阶级,从冷酷到受到艺术的感染觉醒了人性,他完成了从制裁他人到舍弃自己的转变。有人说,软弱的政权只剩下暴力。影片中的斯塔西们摘下了监听的”耳机“,但现实中的耳机真的摘下了吗?好的电影不仅可以填充空闲时间,最重要的是可以给人带来思考,甚至推动社会进步。从各方评论中可以看出,观众们在思考后发出了共同的声音:希望历史不要重蹈覆辙

 

关注“沪江德语”微信公众号,发送关键词“窃听风暴”即可获取本片观看方式哦~

 

【相关推荐】

豆瓣8.3!无爱不如去死?法斯宾德代表作颠覆你的婚姻观

悬疑?爱情?这部高颜值虐心神作,豆瓣评论5000+

金熊奖得主!豆瓣8.2!见一面就求婚,你德爱情尺度有点大

 

编译:@郭哥

声明:本文由沪江德语整理编译,素材来自wikipedia,imdb,filmstarts,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妥,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