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日常对话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嗝儿屁”这个北京方言,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人)丧命。据说,它是德语的舶来词,究竟是不是呢?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本期鲜词:

krepieren 嗝儿屁

 

鲜词解析:

krepieren 是一个不及物动词,有“爆炸,(动物)死亡,(人)丧命,翘辫子,惨死”之意,又因它的发音与“嗝儿屁”极为相似,所以就有人称“嗝儿屁”为德语词 krepieren 的舶来词。

 

例句:

1. Das Schwein ist an Rotlauf krepiert. 那只猪死于猪丹毒。

 

2. (oft derb in Bezug auf Menschen) Soll er doch krepieren! 他就该去死!

 

【扩展阅读】

据《杜登词典》记载,zuerst in der Soldatensprache im Dreißigjährigen Krieg in der Bedeutung „verenden, verrecken“,即德语词汇 krepieren 来源于17世纪末的三十年战争时期(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的士兵用语,用来表示士兵的惨死,这个说法与《格林词典》近似。《杜登词典》还指出这个词来自同样表示“死亡”的意大利语词汇“crepare”,而这个意大利语词汇又源于一个表示“物体断裂发出的噼啪声”的拉丁语拟声词“crepare”。据此,德语君认为士兵们可能是想借用这个词来形象地形容人被折断脖子杀死时发出的咔嚓声,久而久之这个词就成为了“惨死”的代名词。网上还有一种说法,说这个词来自表达“死亡、灭亡”之意的俄语词汇“гибель”,但这些说法都并未被官方证实,只是人们通过对比读音或者拼写做出的一种没有实际依据的判断。(分析来源:上海电机学院徐庆老师)

 

而“嗝儿屁”这个老北京土语在《北京土语辞典》中早有注解,被解释为“有些人临死时上面打个嗝儿,下面放个屁,因而用为死亡的代词。”但是这个词不太文雅,语气中包含着对坏人死亡的坏意,不能用来形容一般人的死亡,如“这个坏蛋,去年就嗝儿屁啦!”其实,老北京人说“嗝儿屁”这个词的时候,往往后面还有一句长长的后缀——“嗝儿屁着凉大海棠,脚巴丫子沾白糖”。这“着凉”跟“嗝儿屁”的意思都是人没救了,失去了生命体征的意思,这“大海棠”又是什么意思呢?感觉跟死亡搭不上一点关系。原来啊,在老北京早就有一种说法,说人活着的时候小脸儿就跟红苹果一样红扑扑,而人死了,这脸儿就变成了青紫色,就跟半熟的海棠一样,所以才有了“嗝儿屁着凉大海棠”这么一句俗话。这后一句呢是没啥意思的,也就是求个韵味儿在。(资料来源:《北京土语词典》147页)

 

所以,德语君经过以上分析认为,“嗝儿屁”是德语舶来词这个观点,很可能只是两个词的一场巧合。我们不能仅仅依据读音来判断是否是舶来词。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的话,难道我们所说的“去死”也是德语词汇“Tschüss”的舶来词嘛?用脚丫子想想也不可能嘛!

 

各国家的文化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想要吃透,是需要时间耐心去慢慢理解参透的。希望大家对于知识都能保持一颗严谨的心,慢慢参透。

 

素材来源:

 

作者:@Daisy

声明:本文由沪江德语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有不妥,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