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论是在出租车、餐厅还是杂货铺,甚至是买一辆上千欧的车的时候,很多德国人都还是用钞票和硬币付钱。在德国,现金支付的王者地位到底有多坚固?为什么德国人如此留恋现金支付?德国人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现金和无现金两种支付方式的呢?

 

相信初到德国的中国朋友一定受到过这样的困扰:习惯性不看钱包里还有多少钞票,揣上手机和银行卡/信用卡(甚至卡都不揣)就出门了,逛吃逛吃完才发现店家只收现金(Bargeld)……

 

德国人对现金支付(bar bezahlen)的迷恋可谓是国家特色了,甚至可以说是德国心态(deutsche Mentalität)的一部分。欧洲央行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德国人会在钱包里带上大约100欧元,冠绝全欧(Spitzenreiter in Europa)。根据Cash Essentials的2018年全球现金报告,德国人的八成购物都是现金支付——尽管在欧洲还排在意大利人(86%)和西班牙人(87%)之后。

 

德国人对于无现金支付的顾虑有很多方面,其中之一来自店家想要避免银行手续费(Gebühr)。但事实上,在德国,刷卡交易产生的手续费已经从过去的0.3%降到了如今的平均0.185%,而刷卡带来的便利也会拉动销量,因此,支持电子支付的商铺比例已经越来越高了。然而,尽管科隆的EHI零售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德国的刷卡消费额首次超过了现金消费额,但零售交易(Einzelhandel)中仍有四分之三通过现金完成。

 

恐怕最深的顾虑还是根植在德国人心中的。经济心理学家Erich Kirchler认为,根本因素在于控制德国人最怕由无现金支付取代现金支付带来的失控(Kontrolleverlust)。这种惧怕在他看来表现为两点:第一点是,失控可能意味着民众被国家或银行控制了。第二点是,现金意味着握在手里的价值,通过眼睛确实地看到钱的收支,因此而有了对钱的控制。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现金支付vs.无现金支付”的网友辩论战中,“现金队”的主流观点就是对银行与国家监控的反抗,即便是中立派,也保留了这个看法。

“不论如何我都站现金队!如果什么都只用刷卡支付的话银行和国家就控制一切了,这对我们的社会来说太危险了。无现金支付不能是个选项!500欧面额纸币已经被他们弄走了,就为了让大额现金支付变得更困难!这样一来国家就知道钱流到了哪去……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稀罕不过拜托你们往深了想想这事儿 ;)”

 

“我现在在澳大利亚并且一切支付都刷卡,我一直带着现金不过在这儿没什么用。手机支付在城市里也遍地都是了。我个人觉得弃用现金的话银行和国家就控制得太多了,现金对我来说算是一种小小的自由,我想保持下去。”

 

“显而易见,我支持‘可选择’队!依我看应该是哪里都【能】无现金支付,但选择权在个人。弃用现金就是迈向完全被监控的一步了。

 

当然,在“现金队”中,也有我们熟悉的贫穷发言:

“现金。我必须得看到一沓钞票是怎么在我的小钱包里越变越薄的,否则我心里就没数了。”

 

不过,无现金支付的便捷也使得不少人倒戈到了“刷卡队”,甚至“我喷我自己”,直言德国人对现金支付的固守就是墨守成规的表现。

“刷卡队。老是跑银行取钱就是绕远而已。”

 

“我也更喜欢刷卡,感觉带着好多现金走动并不安全 :) 我自己觉得在餐厅不能刷卡而必须拿至少50欧出来的话真的烦死个人。我在佛罗里达住过一年,在那儿什么都用手机App付款,我以前都不知道有这么爽。不过带一点小钱的话无伤大雅 :)”

 

“这又很德国了。在购物和现金上创新全无。”

 

对于已经进入移动支付时代的中国人而言,德国这高达80%的现金支付比例确实是令人一言难尽。不过在电子化的快速发展中,我们也渐渐地意识到了,发展也应该时刻注意到那些被迫“掉队”的人群。正如一位德国网友在挺“现金队”时所言:

“现金队,为了社会公平。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银行账户,许多人被排除在外了。比如街头乞讨的那些人,不可能我刷了我的卡然后TA们就去市场买东西……有银行卡是一种巨大特权!”

 

总之,不管是好是坏、有风险还是令人放心,不管人们如何看待,无现金支付方式是这个时代注定的发展趋势。在德国,向无现金社会的转变也还是在发生的——只不过很慢而已。而在现金社会和无现金社会之间分裂的留德华们,大概只从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小伙伴那里找一点安慰了。

 

【相关推荐】

手机支付时代已到来,德国人的最爱还是现金吗?

德语图表:为何有些德国人不用手机支付?

移动支付进驻德国,看看德国人怎么说

 

参考来源:

Twitter

B4kh1jAIa0W/?igshid=len1yt0p2r6v

 

编译:@糖豆

声明:本文系沪江德语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妥,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