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全球疫情局势依然严峻,大量留学生的学业问题亟待解决。两会期间,建议因疫情回国留学生可入学高职高专的提案在国内引发大量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对留学生的侮辱,也有人认为这对于部分学力较低的学生不失为一种完成学业的解决方法。

 

5月25晚,“建议因疫情回国留学生可入学高职高专”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这个由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在两会期间提出的提案在一夜之间发酵,在微博和知乎等平台引起了巨大争议。

 

新闻中,提案人认为,疫情发生后,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安全,希望孩子回国完成学业,因此建议教育部重新制定政策来缓解因疫情回国而终止学业的留学生的需求,通过高职高专扩招计划,解决继续学习的问题

 

按照中国对留学生和高职生传统的印象,海外高校和中国高职高专,教学水平和名声的极大不对等和导致的巨大心理落差使得这个建议显得十分荒谬。一时间,网络上骂声嘲讽声一片,有网友调侃“让麻省学生回国读大专?”,直呼“这是留学生被黑的最惨的一次!”,纷纷表示无法接受。

 

随后,更为完整的提案公开,以回答某些媒体的断章取义:

简言之,提案提出这样一套办法:留学生入学高职高专的相关专业学习;有意愿的可以在后期参与插班生考试,依照考试成绩决定是否有资格转入普通本科高校;同时引入成绩转换机制,承认国外已修学分

 

看完了完整版我们发现,这主要还是针对那些需要回国完成学业、有特殊困难的留学生,而不是那些受疫情影响暂时回国的留学生,更不是让麻省、哈佛学生回国读大专。这一提案的出发点是好的,不管是学分兑换还是按成绩进行分流,都有一定可取之处。然而这会对留德中国学生造成什么影响呢?

 

中国是在德留学生最大生源地,而德国在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地选择中也一直位居前十,目前已有超过四万名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留学。德国发达的教育体制、先进的工科技术、相对低廉的留学费用以及良好国家形象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前往深造。疫情影响下,从眼前考虑,部分滞留德国或暂时回国的留学生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去向,从长远考虑,部分正要申请留德的学生也必须更加谨慎,甚至迫于形势打消这个念头。

图源:图虫

 

这一政策好像一块击向平静湖面的石子,使暗藏的矛盾突然涌出水面。其实,留学生“精英论”和“废柴论”(Elite und Müllstudenten)的争议早已有之。即便在对留学人员自带滤镜的文化之下,越来越多人也意识到,留学生的素质其实是参差不齐的。

 

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留学是因为在国内无法通过高考考上本科,被家人送出国水一份文凭来镀金。有人认为,这部分海本留学生本身水平有限,即便在国内也上不了什么好学校,按照提案方法免试进入大专继续学业非但并不委屈,反而还可能赚了。话虽这么说,但是对一部分学生来说,重要的或许并非学了什么,出国的目的本就是为了海外高校招牌和留学生身份,这一提案他们恐怕一时也难以接受。这也印证了明斯特大学社会学专家Dr. Jun Zhou的观点:区别于德国学生丰富学习体验、学习外语的留学目的,中国学生留学德国的出发点更倾向于功利主义,前往德国深造不仅是为了提升专业水平,更是为了“海归”这块就业敲门砖,提升求职竞争力,这也符合中国人讲求实际的行为方式。但总的来说,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尽管这一办法有值得商榷的空间,但不失为一种出路。

 

而中国留德学生的另两大组成:一类是依靠半工半读,承受着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渴望学习知识技能,从而求得出头之日。他们是否采纳这一政策,完全取决于本身的意愿,假设真的在疫情期间太过困难决定放弃学业,那么欢迎回家,同时其留学经历也不会归零;二类是在德国精英大学深造的以硕士和博士生为主的高材生即使是疫情影响学业,通过在线教育自学的方式也足够胜任学业,或者暂时先找工作,渡过这一段危机。这一提案并不针对这样的群体,对他们来说,这种方式不仅屈才还浪费时间,可能性几乎为零。

图源:图虫

 

今天上午,政协委员倪闽景也对争议做出了回应:即便是读了高职高专,也可以再参加专升本。方案的设计是既给予每个有需求的学生有可操作的通路,同时兼顾公平性。本意是想给学业困难的留学生找到一条路,对大部分留学生并不适用,更没有歧视他们的意思。相比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德国门槛低的大学已经很少了,对于中国留德学生来说,这一提案或许适用度很低。出国留学本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出现疫情如何抵抗风险,选择权还在于自身。

 

有些人认为,疫情加速留学黄金时代的结束,但德语君觉得,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更该做的是树立成熟理性的留学观,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做长远规划,相信金子总会发光。从这件事上,我们也看到了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分歧矛盾接踵而至的现在,最重要的是辩证思考,理性对待,毕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正在德国留学或者即将去德国留学的小伙伴们,你们是怎样打算的呢?

 

相关推荐:

去哪国留学性价比最高?一比吓一跳!

APS限时免去面试审核!意外遭中国学生强烈抵制?

 

素材来源:

 

作者:@Elvina

声明:本文系沪江德语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有不妥,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