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已经落幕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中,电影《瞬息全宇宙》成为最大赢家,杨紫琼更是凭借该片成为历史上首位亚裔奥斯卡影后。除了这部影片,还有一部根据德国小说改编的战争片《西线无战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也是横扫了颁奖季,它获得了英国影艺学院电影奖7大奖,奥斯卡9提4中,拿下了际影片、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设计奖、最佳电影配乐奖。这已经是这部小说的第三次电影改编了,究竟是怎样的故事,让大家对这部小说进行一遍又一遍地翻新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西线无战事》是由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28年出版 ,它以一个年轻士兵的视角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虽然这本小说是非政治性的,但是作为一部反战小说,它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

这本书出现后,环球影业迅速获得了电影版权。1930年,美国电影版顶着众多阻力在德国电影院上映。书中的和平主义立场对纳粹们来说已经是一根肉中刺,他们在电影院大厅里释放臭气弹和老鼠,以阻止电影的广泛传播。在魏玛共和国时期,Im Westen nichts Neues部分被禁止,部分被审查,部分仍在放映,但这种情况随着希特勒夺取政权而结束——这部电影被永远禁止了。

 

虽然小说已经被改编成电影三次了,但是前两次经典之作都是美国人拍的,这次是由德国导演翻拍,因此意义重大。导演Edward Berger在讲起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时强调道,他想脱离美国和英国主导的战争片类型的通常叙事形式。

,,Das sind Heldengeschichten, Heldenreisen, die man natürlich aus Deutschland so überhaupt nicht erzählen kann. Mit diesem Gefühl sind wir nicht aufgewachsen."

“那些都是英雄的故事,英雄的旅程,当然,在德国根本不可能以这种方式讲述,我们不是在这种感觉中长大的。”

在这一版本中,只有战争的悲痛、内疚、悲伤和恐怖。

 

关注“沪江德语”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西线”即可免费领该电影观看资源!

 

*以下剧透预警

1917年春,德国北部的高中毕业生Paul在接受老师们的“最后一课”:

 

为了报效祖国、为了功成名就、为了将来得到漂亮女孩的青睐,Paul和伙伴们热血沸腾地踏上了战场。彼时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将面对的是什么人间地狱。

 

战壕内充斥着老鼠、虱子、鲜血残肢,当第一次法军发起攻击时,新兵们崩溃逃出战壕,随着巨响瞬间被炸成肉泥。当主人公Paul再度醒来时,身边人都已是尸体。

 

此后,他见识了只剩半具身体如猪肉铺的猪一样挂在树上,被火焰喷射器烧伤侥幸存活的士兵一块一块把肺咳了出来,被法军坦克倾轧而过的战友瞬间化成血泥……“可以用勺子把他们从战壕的墙上刮下来,葬在饭盒里。”如此日复一日目睹死亡和没有尊严地存活,曾经踌躇满志的新兵Paul渐渐沦为麻木不仁的杀人机器,他学会了如何生存,如何通过声音区分不同的子弹,如何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找到食物,以及如何伪装自己以应对真正的敌人。

 

而真正制定战争策略的上层长官,当士兵们只有战胜后才能得到一口饭吃时,他们正坐在宴会桌上,把牛排喂给狗吃。他们无视底层牺牲,仍鼓吹着更多士兵填入战争的无底洞,只是因为“投降”意味着懦弱无能,意味着权力美梦的破灭。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初入军营领新军装的Paul询问副官,他衣服上怎么有“Heinrich”的名字,是不是给错人了。副官毫不在意地撕掉名字条扔在地上,笑着说:可能是他穿不上。

然而真正的事实,这些管理者心知肚明。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他们的军服会被打扫战场的士兵带走,这些衣服会在大缸里翻搅、洗去血水、重新缝制,再分配给新兵。但是这一切,他们不会告诉新兵们,就像他们也不会说出战争的真相一样。

 

在停战协议生效的15分钟前,Paul和一众士兵仍被迫回到战壕再次冲锋。11点整,停战时间到,可Paul却被刺死,年轻的面庞上只剩下麻木、绝望。在Paul牺牲的这一天,军队指挥战报上的记录只有一句话:Im Westen nichts Neues.

 

虽然这部电影在颁奖季中大放异彩,从电影拍摄的艺术角度,在视觉效果、服化道等方面都算得上佳作,但评论家对它的剧本内容接受程度却不高。军事历史学家Sönke Neitzel教授在评价到这部电影时,就给出了“Fehlerhaft, klischeebeladen und wenig authentisch(有错误、充满陈词滥调、不太真实)”的回答。

 

“这部电影与小说的关系有多密切?”

虽然它以小说《西线无战事》为名,但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原作的痕迹。最早的电影版《西线无战事》则更接近于小说的内容,因为它传达了对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来说很重要的大部分叙述内容。小说原著党已经气炸了

参考大意:原作中的许多元素根本没有,或者以一种更糟糕的方式呈现。还不如看原版。

 

参考大意:我已经读了四遍这本书,无数次完整地或连续地看过两部改编的电影,听过广播剧,深入研究过雷马克的传记和相关的二手文献……导演将小说大约两年的情节缩短为四天,并省略了训练、住院和探亲假等关键片段。他用平行情节取而代之,完全不考虑历史真实性问题,没有任何叙事或戏剧功能……在停战前几个小时,Kat和 Bäumer第二次从同一个农民那里偷鹅的情节也让我觉得非常有问题。(小编补充:原作中是一个德国老兵油子从德军司令部偷鹅,得手后有小孩恶作剧成功的感觉,电影改成了从法国农户偷,Kat被这户人家的小孩一枪击毙,各位自行体会……)

 

“这部电影与历史现实有多接近?”

它的战斗场面显然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在这方面它比早期的电影改编作品更接近,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性。但是诸如士兵因不服从命令而被枪杀或在停火前几分钟被攻击的场景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我认为导演混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据我们所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只有48名德国士兵被处决,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则有20000名。 这意味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教授进一步说明道。

 

“对于战争的思辨是否到位?”

至于影片中的陈词滥调,教授说到:“关于战争结束、士气低落和从6月18日开始的撤退的所有研究都没有实际出现。因此关于这部电影,我想到的关键词是没有矛盾性。我们历史学家疲于研究,总是在研究事情的复杂性--但像这样的电影最后呈现出来的却是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

 

德国评论家 Alex Ross也对此片表示批评的态度,不过提出了新的观点:“影片将战争表现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状态,冲突一直在持续,而且永远不会结束。这种宿命论被雷马克小说的精神所反驳,它当然暗示了改变的可能性,即使主人公保罗不能活着看到这一幕。因为在他死之前,他说:‘如果没有和平,就会有革命。’(Wenn es keinen Frieden gibt, wird es eine Revolution geben.)”

 

对于一部德国电影,获得了这么多的奖项是不同寻常的,因此英国的影评家布莱恩-维纳在《每日邮报》上写道:“如果它不是一部德国电影,就不会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它是否像许多人说的那样出色,或者它的成功部分是由于它是从德国视角讲述了令人痛心但经常被提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故事?“

 

新《西线无战事》豆瓣评分8.5,虽已是高分,但评价两极分化也很明显,喜欢有之,失望亦有之。究竟是神作还是尬吹,有待各位观众老爷自己观看与点评了

文末福利:

关注“沪江德语”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西线”即可免费领该电影观看资源!

 

【相关推荐】

这部希林主演的柏林史诗级电影,不只赢在大尺度上

历史首位华裔奥斯卡影后!德国人也真心服…

 

【素材来源】

,,d,,,wikipedia

 

编译:EisTee

声明:本文系沪江德语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妥,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