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是弗洛伊德、高尔基、里尔克的好基友,也是最懂女人的德语作家,这个才华横溢的富家子弟,一生经历过两次大战,最后的流亡岁月令人唏嘘不已……
 

想象一下,假使你在四十岁的某一天收到一封信,信里那个女人写道,若你收到了这封信,就说明她已经不在人世了。她声称她从十三岁开始就偷偷爱了你一生,为你生下过孩子,后来那个孩子因病逝世…… 真是细思极恐有没有!

 

这正是徐静蕾与姜文主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的情节。家庭不幸的女孩,在十三岁那年偷偷爱上了隔壁的作家,一个唐璜一般的花花公子。年幼时的知慕少艾,竟成一生的浩劫。

 

少女随改嫁的母亲去了山东,几年后回到北平再邂逅,他并未认出她,几夜的欢愉之后,作家说要离开北平几日,承诺回来之后再回来找她。分别的那日清晨,他赠了她一支白玫瑰。

他回来之后并未去找她,女孩发现自己怀了身孕,为了不让他以为自己别有居心,不想打扰他的生活,她选择离开这座城,独自抚养这个孩子。为了让孩子在乱世中过上宠命优渥的生活,女子堕入了风尘,依附不同男人生活。

每逢作家生日,女子都会偷偷托人赠他白玫瑰。偶然一次机会,她与作家再次相见,她问他能否赠她一支白玫瑰,作家还是没有认出她来……直到他们的孩子病逝,女子才提笔将自己的故事写进了信里,寄给作家。

(小编碎碎:一个打死不说真相,一个有面盲症,这样真的好嘛?!)

看似卑微到尘埃里,如此饱蘸痴情,长达18年热烈而隐忍的爱恋,却又自恃“我爱你,但与你无关”的骄傲,将一个爱情殉道者的高傲与卑微表现得淋漓尽致。自她离去,他的屋里再无白玫瑰的身影,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回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图片来自网络

影片改编自一位著名德语作家的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德语:Brief einer Unbekannten),除了时代背景的嫁接,几乎忠于原著。而原著男主人公在现实中的原型,正是作者本人——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小说发表于1922年,1948年导演马克思奥菲尔斯(Max Ophüls)将它搬上荧幕,饰演陌生女人的是当时大名鼎鼎的琼·芳登(Joan Fontaine)

给大家分享一波美美哒剧照~~~

图片来源:

茨威格因这部作品被誉为“世界第一流作家”和“最懂女人的作家”。这个叫茨威格的男人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才能写出文笔如此细腻的作品?

才华横溢的富家公子

童年茨威格 (图片来源:)

1881年11月28日,斯蒂芬·茨威格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父亲来自摩拉维亚,经营着规模相当大的企业,母亲则出生自一个国际性的犹太大家族。茨威格和他的兄弟自幼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1900年左右的茨威格(图片来源:)

 

1899年,茨威格从中学毕业,而后先后在维也纳及柏林就读,学习哲学、日耳曼学和罗曼语学,并于1904年以《依波利特·泰纳的哲学》获得博士学位。茨威格不仅是学霸,还是个十分文艺的学霸。17岁便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并于1901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银弦集》。除了诗歌,茨威格也常写一些短篇小说和随笔,并于1904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

茨威格一生所著众多且类型丰富,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传记《三大师》以及自传体小说《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等。

《象棋的故事》图片来自网络

《象棋的故事》(德语:Schachnovelle)是茨威格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最后的流亡岁月里完成了这部巨作,借“业余国际象棋手打败世界国际象棋冠军”的故事揭露法西斯的残暴。

拥有超庞大的朋友圈

作为人道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的茨威格常借由作品表达其反战思想,但他更为人称道的则是对人物性格及心理的细腻描摹。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到好基友弗洛伊德(也就是那个提出恋母恋父情结的心理学家~~)的影响。两人结识于1911年,自此便开始了长达一生的友谊。

Sigmund Freud(图片来源:)

除了弗洛伊德,茨威格还与许多同时期的名人志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罗曼·罗兰、里尔克、高尔基……都在茨威格庞大的朋友圈之列。

现实版的“陌生女人”

这样一位善于呈现人物丰富内心和情感世界的作家,自身的情感经历也定然不会贫乏。茨威格的一生经历了两次婚姻。

茨威格与第一任妻子(图片来自网络)

茨威格的第一任妻子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可以说是现实版的“陌生女人”,她在1912年与茨威格相识后,便一直与其书信来往,不吝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1920年,茨威格与离异后带着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完婚。好景不长,两人自1937年开始分居,最终在1938年和平分手,但此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朋友般的关系。

 

茨威格与第二任妻子(图片来自网络)

1939年,茨威格与第二任妻子绿蒂·阿尔特曼结婚。此后,阿尔特曼便一直跟随着茨威格四处游走,而也正是这个女人陪伴他走过最后的岁月。

乱世中的流亡岁月

茨威格一生去到过许多国家和城市。早在战争爆发前,他便游历过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印度、美国、非洲等地。一战爆发后,茨威格在军事档案馆服役,随后前往瑞士苏黎世,在那里做起了《新自由报》的记者。战争末期,茨威格回到祖国奥地利,自1919年起在萨尔茨堡久居,还在1928年去到过苏联。

 

茨威格在萨尔茨堡的房前,照片约摄于1935年(图片来自网络)

而这种相对平静的生活却在希特勒上台后全部化为乌有。著作被焚烧、文学创作命运被剥夺,紧张的局势迫使茨威格离乡远走,于1934年迁往英国伦敦,又在1940年经由美国纽约、阿根廷、巴拉圭最终达到巴西,也是他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

 

茨威格在巴西的住所(图片来自网络)

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与第二任妻子绿蒂在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近郊的寓所中双双服毒自杀,溘然长逝,徒留一片悲叹。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茨威格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无以为家、四处流浪。或许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才停歇着他自由快乐的灵魂、暗藏着他不甘寂寞的心。

 

【今日互动】

 

你最感兴趣的德语圈名人是 ______ ?

 

编译:@fairyy

 

声明:本文系沪江德语编译整理,素材来自,,,,,,

图片及部分简介来自互联网,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