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雷神3:诸神黄昏》上映近一个月来,多少人为了看雷神洛基兄弟二人满满的兄(bu)弟(zhi)之(zhe)情(yang),开开心心地去给漫威掏腰包了?怎么能光是看看锤哥的肌肉就完事了呢,我们还要一边观影,一边学习的呀!诸神黄昏用德语怎么说,大家都知道吗?

《雷神3》原名《Thor: Ragnarök》,你可能会疑惑,明明是美国人拍的电影,怎么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那个字母ö?顿时倍感亲切有没有?本着不懂就查,不会就问的精神,德语君今天带大家来研究下,诸神黄昏(Ragnarök)与我们学的德语究竟有什么关系。

这还得从北欧文学经典《埃达》说起。《埃达》又被称为《冰岛诗集》,成书时间大概在公元9世纪到13世纪之间。其中的神话诗,记录了有关北欧神的传说,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奥丁、索尔、洛基等等基情满满的故事(并不是)。

图源:

 

有关诸神黄昏的内容,就主要被记录在《埃达》中。它展现了北欧神话预言中的一连串巨大劫难以及许多重要神祗的死亡大战,最终,整个世界沉入水底。故事的原名为Ragnarökr或Ragnarökk,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雷神3》的标题啦。

这部文学瑰宝不仅是后世研究欧洲文化、文学的重要材料,还对中古时代的欧洲文学,当然包括德国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我们熟悉的德国中世纪著名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可以说是《埃达》脱胎衍生,它的内容和风格都和冰岛诗体埃达如出一辙。

《尼伯龙根之歌》剧照

尼伯龙根之歌(das Nibelungenlied)是著名的中世纪中高地德语叙事诗,讲述古代勃艮第(Burgundereich)国王的故事。全诗共9516行,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为“西格弗里之死”,第二部为“克林希德的复仇”。故事的最后,勃艮第王国、匈奴国和尼伯龙根的勇士们在混战中几乎全部战死。

《尼伯龙根之歌》的结局与诸神黄昏的结局几乎一模一样,一句话总结就是: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都死了。

不过,在德语中,“诸神黄昏”有时还另有所指。歌剧《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是《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的第四部分即最后一个部分歌剧,由德国著名音乐大师瓦格纳著名作曲及编剧。

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剧照

这部《尼伯龙根的指环》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歌剧”。音乐巨匠瓦格纳耗时26年才完成这部空前绝后的作品。瓦格纳和建筑师一起设计,专门为它的上演在拜罗伊特建造了一座剧院,从此令这部旷世巨作风靡全球。

图源:

更绝的是,这个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只上演瓦格纳的作品;更更绝的是,拜罗伊特音乐节十年之内的票都卖光了,也就是说你想看的话,最早也得十年后了……

其规模巨大,需要4个晚上才能演完,而且必须有特殊的超大型剧院才能容纳其规模庞大的舞美和演员。

 

我们从一个小小的电影标题,就可以获得这么多关于德国文化的知识,学德语的孩子们,下次你们看到有趣的德语现象,也要多查多问哦~

 

编译:@牛奶粥

参考素材:

Edda

Ragnar%C3%B6k

Richard_Wagner

Der_Ring_des_Nibelungen

声明:本文由沪江德语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