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至7月,柏林戏剧节登录魔都,将为德语戏剧爱好者带来三部好戏:《共同基础》、《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和《等待戈多》(查看戏剧节详情)。错过了刚刚结束的那场《共同基础》?别着急,一起来看看文艺姑娘@Liebewanzi 写的观后感吧。


德语话剧《共同基础》观后感:战争是最可怕的敌人

德语话剧《共同基础》讲述了一行7人,从德国前往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旅途中所发生的故事。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在对故土生活的回忆、对战争罪行的控诉中展现民族情感的冲突,以及战争留下的难以治愈的创伤。


话剧开始,这次旅行的组织者尼尔斯和奥特丽登场。奥特丽是一名来自以色列的犹太人,目前定居在德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她跟尼尔斯——重度无民族主义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爆发意见冲突。尼尔斯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因为德国在二战中所处的敏感身份,以及在战争中对其他民族的伤害,让他痛恨极端种族主义,推崇无民族主义。


话剧开场后的半个小时,以爆炸式新闻拼接、中间穿插着个人经历的方式,展现1991至1993年之间发生的国际事件。事情一件接一件地迅速袭来,紧张到中间没有喘息的机会,就像当时南斯拉夫的局势一样,危机四伏,战争一触即发。


接着,拥有着共同基础的主角们登场——因为前南斯拉夫战争,逃亡并定居于德国的难民。二十年后,他们重回故地。旅途中,他们彼此交谈,分享各自的故事,又互相安慰着,体会对方的痛苦。


马蒂亚与雅思米娜,她们的父亲都是战争的牺牲品。交谈中,雅思米娜说到自己的父亲曾被关入集中营,戏剧性的是,马蒂亚的父亲却在那里工作过。两人的冲突就此开始。马蒂亚痛恨战争,让自己与父亲分离了二十年,如今的他仍在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雅思米娜痛恨战争,让自己在4、5岁的年纪再也没见到过父亲,更痛恨统治阶层,为什么自己的父亲在集中营里被虐待致死,他们却只受到法庭的审判。


阿雷克斯是塞尔维亚族人,对于存在于前南斯拉夫土地上的民族“清洗”以及妇女被集体强暴的行为,虽然事件与自己无关,可内心却一直存在着施暴方的内疚,同时也背负着受害人的痛苦。自己的父母亲人,在前南联盟自己的家中被北约轰炸时,自己却在德国大学里担心发型是否好看。内疚、自责、痛恨,抑制不住的狂躁,将阿雷克斯的心狠狠撕碎。


还有凡妮莎、德阳,同样因为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而被迫离开家乡的人们。


看似矛盾却又共同的存在,组成了多样的人类社会。思想无所谓对错,争端也似乎难以避免。只希望在彼此的存在下,能多些交流,交流中多份理解与尊重,少些极端与伤害,不论国家、民族,还是你我之间。


【注】

前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一个存在于1945年至1992年的巴尔干社会主义国家,由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6个社会主义共和国所组成的共和国,首都为贝尔格莱德。

前南联盟: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在1992年到2003年期间,南斯拉夫解体后,由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组成的国家。2003年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13年黑山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