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奔放浪漫的法国人不得不告别热情似火的贴面礼,让人不免思索,法国社交礼仪的传统会否就此被“永久搁置”?而德国作为法国百年邻居,又为何从来不对“贴面礼”动心

 

其实,贴面礼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在欧洲的传播最早可追溯到罗马帝国。据法国作家Xavier Fauche所说,当时主要有三个词形容亲吻:saevium——情欲之吻,osculum——友爱或虔诚之吻,basium——礼貌之吻。Basium最有可能是如今“贴面礼”(la bise)的来源,这一习俗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传到欧洲和北非。然而,14世纪黑死病席卷整个欧洲,夺走了当时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也让“贴面礼”这一潜在传播病毒的途径暂告一段落。直到一战二战之后,人们再度渴望表达亲密关系,“贴面礼”才慢慢恢复它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男性之间的“贴面礼”兴起于现代,是“68运动”反抗传统、解放天性的产物。

 

如果说法国人对“贴面礼”的爱已深入骨髓,那德国人则对它敬而远之。德国版“知乎”Quora上的网友对此总结了两大原因:天气宗教。北方相对寒冷,人们好静不好动,性格普遍内敛,自然不会对陌生人做出如此亲昵的举动,因而“贴面礼”在英、德、北欧等都不流行。宗教方面,英德等北方国家以新教为主,新教教徒相比南部天主教教徒更加严肃和勤奋,不太注重世俗享乐,例如嘉年华等欢闹节庆在南部影响更大,英国和爱尔兰根本就没有嘉年华,导致了人们相对克制的情感表达。类似地,在南德及萨尔州等与法国接壤的地区,由于其位置相对偏南,受天主教影响更大,因此对“贴面礼”的接受度也较高。此外,社会规范也有一定导向作用。2011年,德国礼仪协会(Die Deutsche Knigge-Gesellschaft)禁止员工在办公室行“贴面礼”,规定商务问候的标准为“握手”,并建议陌生人社交安全距离为60厘米。

 

再来看看其它德语国家的情况。在瑞士,问候礼仪相对随性,主要看对方先发出的信号;年轻一代更偏向用握手来表达问候,“贴面礼”是老一代的方式;同德国一样,为显示专业性,在办公场所,瑞士人会用握手代替贴面礼进行问候。奥地利人对“贴面礼”的态度则不尽相同,有半数人支持贴面礼,以女性(56%)和中年人(58%)为主;不过,16%的人之所以行“贴面礼”纯粹是跟风,内心一万个不愿意,34%的人从来不行“贴面礼”,以男性(47%)为主。

 

德国人不仅对陌生人态度冷淡,也不怎么擅长表达亲密关系。90年代的王子乐队甚至有首歌就叫“Küssen verboten”(禁止接吻)。据德国TNS Infratest2008年一项有关“接吻”的调查,德国在“接吻”方面表现全欧垫底,堪称“接吻沙漠”(Kusswüste)。因此,2009年,“接吻俱乐部”(Der Verein Kussfreunde e.V.)在Marco Wanke的领导下应运而生,该俱乐部甚至在慕尼黑、汉堡、杜塞、科隆等大城市市中心建立了“接吻小室”(Kusszelle),以鼓励人们通过接吻的方式表达亲密关系。近年来,心理学家也鼓励接吻,虽然有传播病毒的潜在风险,但行为本身带来的愉悦和亲密感有助于身心健康,排忧解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德国人相比邻居法国少了些热情奔放,多了些沉稳踏实。但凡事都有例外,德语君就曾被一些德国人用“贴面礼”问候过。小伙伴们认识的德国人有行“贴面礼”的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眼中德国人最热情或最冷漠的一面!

 

素材来源:


Kampf-fuer-die



Do-Germans-and-English-kiss-each-other-on-the-cheeks-as-a-form-of-greetings-like-French-and-Italian-If-no-why-not

 

作者:@铃儿响叮当

声明:本文系沪江德语原创,图片来自图虫,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有不妥,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