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Stimmt so”是一句我们初学德语时就接触过的日常生活表达。德语老师会告诉你,这句话适用于消费购物时给小费的场景:“就这样吧,甭找了。”在素有小费文化的西方国家,在账单之外额外付小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在付款方式上一向保守传统的德国人也开始犯迷糊:到底要不要给小费?该给多少呢?

 

刷卡怎么付小费

位于柏林市中心Hermannstraße的一家烘焙坊最近开始了一个小小改革,他们在刷卡支付设备上引入了一个“要小费”系统——在准备进行刷卡支付前,拿着咖啡和可颂面包的顾客必须先做出决定:ta是想提供10%、15%、20%,或者是25%的小费呢?当然,不给小费也是一个选项——它会显示在屏幕的右下角。只有当顾客掏出手指,在面包店员工满怀期待的注视中做出选择以后,信用卡支付才会生效。

 

这个场景足以让I人(内向者,区别于外向的E人)想想就脚趾抠地吧,但在烘焙坊老板看来,这实属无奈之举。目前大约有一半的顾客在购物消费时会选择无现金支付,可仍有不少此类顾客愿意付小费,但在刷卡支付与付小费之间应如何“兼容”,是一个比较令人纠结的麻烦事,这才有了他们店的“改革”。

 

事实上,在小费极其盛行的美国,这类刷卡系统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传统上极其依赖现金支付的德国,刷卡时的小费文化显然还没有成气候。可随着移动支付手段的逐渐普及,加之疫情期间各商家对无现金支付,尤其是非接触式闪付(kontaktlos bezahlen)等的大力推广,德国人也开始慢慢接受了移动支付的新形态。据统计,2021年德国的现金支付率为58%——尽管仍然过半,但考虑到2017年时这一比例还高达74%,已经是长足“进步”了。2023年上半年德国的非现金支付率比2022年上半年高出了15个百分点,可见这一趋势还会继续增长。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像这家烘焙坊一样的“改革”只会越来越普遍。

 

被小费操纵的消费者

但是,并非所有烘焙坊的顾客都对这一“改革”表示了认可。有一位刚刚拿了个可颂准备结账的女顾客就感到了明显的不适。她是第一次看到刷卡系统中的小费选项,可是她的所有消费行为都是自助完成的,所以她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再支付小费。然而,当她亲自面对这道选择题时,“irgendwie MUSS man dann ja”。

在学者看来,这样的选择题隐含着对消费者的操控。首先是暗示了消费者可以付小费,可事实上,在柜台式的面包店、烘焙坊里,顾客付小费并不像在餐馆中那样普遍。其次则是付小费的金额,选择题隐晦地传达出了预期小费的范围。尽管信用卡支付终端也提供了输入其它金额的选项,然而最终只有一小部分顾客会使用这个“freestyle”。而根据另一名德国经济学家的研究,8%的小费比例最符合德国宝宝体质——选项中的10%到25%,实在是显得太多了。

 

小费面面观

但从商家的角度看,这种对消费者的操纵,其实是有意为之的。在柏林市中心颇负盛名的哈克市场(Hackescher Markt),一家烧烤餐厅很受游客欢迎。几周前他们也采用了新的刷卡系统。消费者一样需要面对同样的选择题——在5%到20%的小费比率之间做出“抉择”。餐厅老板称,他的服务员工团队对这个新刷卡系统非常期待。

这一说法得到了员工们的证实。服务员Jizhong W.认为,“以前我们的小费费率不到5%,现在则在5%到10%之间。这是一个明显的改善!”他显然对改革后的小费状况十分满意。由于能够自动区分账单金额和小费,所以通过刷卡系统收取的小费十分透明。员工们会在下班时将小费通过现金提取出来,然后在服务与后厨团队间分配。

 

可在德国食品与餐饮业工会看来,“透明”是绝对不可能的——员工的劳动应该以工资形式支付,而不能取决于客人的善意。老板通过小费补充员工收入,实质是变相逃税。因为小费不需缴税,也无需交纳社保。所以小费占据员工收入的比重越大,那么员工老年时陷入贫困的概率也越大——因为ta交的养老金少了。

除了如此具有长远忧患意识的专家观点,也有格局很大的德国网友指出,为什么只给餐饮业提供小费呢?买车票、上超市,都应该给小费嘛!只有给员工们工资之外的激励机制,才能让他们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好,从而提高消费者满意水平!

当然,他为自己的评论手动加上了狗头……

 

素材来源:

 

往期推荐:

德国餐厅小费给多少是多?你八成被服务员套路过…

德国网友提议不给小费引争议,服务员竟然很赞成?

在德国该不该给小费?该给多少?

 

作者/译者:@Henning

声明:本文系沪江德语编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有不妥,欢迎指正!